【初夏忆冬】一年到冬只说滑雪多没劲
天气渐渐转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户外
其实在冬天里
户外天地也是缤纷多彩的
不信?
让这个意大利人告诉你
其实冬天的户外可不只有滑雪哦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19年3月刊
◤
原标题:《意大利攀冰教练的培训课》
文、图 / 林宸(Alessandro Barin)
这次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外,还加强了意大利教练和中国学员的交流和沟通,从饮食文化到登山观念的不同,意大利人也收获满满。
2017年,我第一次到四川四姑娘山登山,意识到这边冬季可以开展攀冰活动。
我回到苏州后对那个地区做了更多功课后发现,其实在那里攀冰文化已经相当普及,而且有很多户外俱乐部,不管是当地或者外地的,都有组织攀冰爱好者来四姑娘山风景区双桥沟参加攀冰活动以及培训。
△白岩沟,林宸示范冰岩混合路线
2018年秋天,我开始规划去双桥沟攀冰的相关事宜。正好四川成都的某户外俱乐部也有计划开办短期攀冰培训班,并且因为该俱乐部的老板是我好朋友老唐,他希望我来策划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另外还询问我,是否可以邀请意大利高山向导教练加入这期培训的教练团队,不得不承认当时我高兴得差一点跳起来:
四姑娘山,我又要来了!
众所周知,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是登山的发祥地,邀请一位IFMGA(国际高山向导协会联盟)国际高山向导,肯定能给这次培训增加很大的权威和专业性,于是我决定邀请我的意大利朋友保罗和他的搭档毛里齐奥来双桥沟授课,他们两位都有30年的攀冰登山经验。
△向导和教练抵达四姑娘山
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开设两个培训班:初级班和提高班。
初级班针对没有登山基础的学员,提高班则是面向有一定攀冰或攀岩基本技能的学员。
学员们和教练们从全国各地,甚至可以说从全世界各地赶来双桥沟会合。
△双桥沟公路,全体学员和教练
出发去双桥沟的前一天,我们检查了各种装备,冬季户外活动相对来说需要注意的细节更多,攀冰的装备包括冰爪、冰镐、登山靴、手套、安全带、头盔以及保护器和下降用的扁带和抓结,如果是先锋攀登,还需要冰锥、快挂、各种扁带、冰洞钩、主锁等。
攀冰是一项很特别的户外登山运动,结合了攀岩和登山的特点。
攀冰技术基于攀岩的基本动作,但是某种程度上却不受岩壁的局限,抓点和支点几乎可以不受限制,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攀冰不直接用手和脚接触冰面,而是通过冰镐和冰爪来攀登,等熟悉了这些装备之后,你就可以爬得更得心应手。
△寒冷的早晨徒步到大仰天弯攀冰
再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攀冰的环境和条件比攀岩更恶劣,毕竟攀冰是在冰壁上进行,环境温度长期在零摄氏度以下,参与者穿的都是冬季加厚的衣服,从而会影响动作。
打冰镐时,在冰壁上手臂长期朝上,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手臂麻木、容易冻伤,我就曾经有不少次由于冰壁路线长而暂停攀登,通过手臂转圈动作来促进血液循环。
我们把第一天的培训地点放在撵鱼坝。这里的冰壁是难度WI2/3的冰瀑,非常适合初学者和中级水平的学员。
一开始为了让大家熟悉冰爪和冰镐的使用,我们布置了一条10米长的横切线,等大家走了几遍,熟悉了一些基本动作后,便让学员尝试其他几条由保罗和毛里齐奥挂置的顶绳攀路线。
△学员们练习双绳垂降
在攀冰的初期阶段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容易脚偏,也称“外八字”,意思就是脚尖朝外脚跟朝内。而正确的脚法是脚正面踩,冰爪的前齿从下而上直接打进去,而后跟尽量低一点,如此便能牢固地挂在冰面上,腿可以放松一些。掌握了这个动作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冰镐的技巧上,打冰镐时不见得要很使劲儿,相反,得学会省力。因为打得太深,等你拔出来的时候就很费劲,而且,万一冰厚度不够还容易打到下面的岩壁,对冰镐损伤很大。
意大利教练们也见识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重视。老唐特地安排了一位当地的厨师来冰瀑脚下给我们做好吃的。
这在欧洲是看不到的,保罗惊奇地问道:“攀冰居然还有时间吃饭?”的确,在意大利我们出去攀冰,带上水和一个能量棒就完事了。
白岩沟是我们第二天培训选择的冰瀑。
我们迅速地挂了四条线,难度最大达WI4/4+。其中有两条线有冰岩混合的地段,学员需要更精准地使用冰爪和冰镐进行攀登,更加强调技术动作、平衡和工具的正确用法。
△白岩沟,学员完成一条M3混合路线
我们每天参考双桥沟的一本攀冰路书来选择培训地点,这本书收集了30多条双桥沟的冰瀑。
要注意的是:每年瀑布结冰会有一些差异,所以也需要经常和当地人交流确认冰瀑的具体位置和难度,光看路书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我们后面培训的内容涉及到攀冰结组,所以搜到了路书里一条难度低、早上就能晒到太阳的冰瀑——仰天窝,这里成为第三天的培训地点首选。
为结组做准备,学员在第二天学到了建立保护站的技巧,包括冰洞的建法和冰锥的使用,爬了几段简单的路线,从上到下还练习了双绳垂降。
△仰天窝,练习结组攀登
其实在意大利,打冰洞可以直接穿主绳而不需另外系辅绳,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减少材料的抛弃,不然春天等冰瀑开始融化,会有很多辅绳直接流入河里给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但要提醒大家注意:有时候主绳会冻在冰洞里抽不出来!
第四天的训练地点是雪崩口,通过培训,学员对攀冰的单段和结组线路的区别深有体会,结组更多考验耐力、毅力。
当你站在高高的冰瀑上,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你的成就感......当然爬到顶还得要回到地面,这是结组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时学员虽然已经很疲惫,但还是很勇敢地面对垂降。
△练习抓结
最后一天选择了黄白龙,虽然离客栈不太远,不过接近性不是特别好,大家继续尝试不同难度的路线。
一个名叫海浪的学员尝试先锋攀登一条路线,心满意足回到地面,并且在后面几天还带头组织了一次攀冰结组。
培训的最后一天学员还学到了登山的其他行走技巧,这是这次培训中增加的内容,我想学员们一定会很喜欢。
△雪崩口,学员垂降中
培训结束时,为了更迅速地下降还用上了“意大利半扣”的垂降保护技术,算是我们意大利人多年前在多洛米蒂山脉地区的一个虽小但伟大的发明,如今派上了用场。
几天的培训只是让攀冰爱好者接触和体验攀冰,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把技术练到炉火纯青。
△国际学员们进行文化交流
意大利教练在双桥沟里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培训班让学员们花很多时间在同一条线上爬,而很少在结组训练上花更多时间。他们希望大家不仅是对单段攀冰产生热爱,并且可以把技术应用在结组攀冰上。
这次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外,我认为还加强了意大利教练和中国学员的交流和沟通,从饮食文化到登山观念的不同,意大利人也收获满满。
我们期待中国更多地区逐渐挖掘更多冰瀑资源,把攀冰这项学习登山的必修课推广得更为普及。
交 通:双桥沟距离成都200公里,在不堵车的情况下,驱车3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巴郎山口的附近经常下雪,路面结冰导致交通受影响,会延长在路上的时间。经过四姑娘山镇再往前开10分钟,就可以到双桥沟景区门口,购票后有景区的小巴士可以到达海拔3300米附近的客栈。每天可以乘坐当地人的私家车开到冰瀑附近,双桥沟有一条马路通到最里边,总长将近30公里,进出非常方便。
食 宿:近几年双桥沟内客栈的数量增加了不少,王幺妹客栈做的菜特别好吃,五色山庄还装有暖气,最近开的观岳客栈条件也不错,适合家庭居住。每人都可以自主选择客栈,在每年的攀冰季节,沟里人很多,非常热闹。
攀冰资源:早上8点半后可以经过景区的检查站,到了检查站登记后,便可以在登记本上看到其他攀冰队伍的攀冰地点,建议大家留意这些信息,尽量避免集中在同一个冰瀑,毕竟冰瀑脚下空间有限而双桥沟里的攀冰资源那么丰富,大家可以分开玩儿得开心一点。
订阅2019年全年杂志
送纪念版登山明信片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为了答谢读者们对《山野》的厚爱,从即日起,订阅2019年全年《山野》杂志,赠送《光影中的中国登山》(第一辑)明信片一套。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以实物为准)
订阅电话:010-67154355
QQ:1423376587
(赠品随刊寄出,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哦~)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